聚焦离子束(FIB)技术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样品制备与加工手段,它能够对金属、合金、陶瓷等多种材料进行加工,制备出尺寸极小的薄片。这些薄片的宽度通常在10~20微米,高度在10~15微米,厚度仅为100~150纳米。金鉴实验室作为一家提供检测、鉴定、认证和研发服务的第三方检测与分析机构,提供专业的FIB相关测试服务,帮助客户在材料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效率。它不仅可以对纳米材料的指定位置进行截面处理,以供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进行形貌分析,还能高效制备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所需的指定位置样品,从而成为连接SEM与TEM的重要桥梁。
FIB的工作原理
FIB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加速的重离子轰击目标材料,使原子从目标材料中溅射出来。在FIB的操作过程中,固体镓(Ga)被加热至熔点,液体镓通过表面张力流动至探针针尖,从而润湿钨针。当在钨尖端施加强电场后,液态镓会形成直径约2-5纳米的尖端,尖端处的电场强度可高达10¹⁰伏每米。在如此高的电场下,液尖表面的金属离子会以场蒸发的形式逸出表面,从而产生镓离子束流。
镓离子与目标材料接触时,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。当镓离子与材料原子核碰撞时,会传递能量,导致原子移位或脱离表面,产生溅射现象,这是FIB刻蚀功能的基本原理。此外,镓离子还可能通过级联碰撞释放动能并在材料内部静止,这一过程称为离子注入。同时,非弹性散射会产生二次电子、声子、等离子激元和X射线。其中,二次电子在单束FIB仪器中被用于成像,可通过二次电子探测器(CDEM)收集。
FIB-SEM联用系统
将离子柱和电子柱组装在同一台仪器中,就形成了一种集FIB和SEM所有功能于一体的仪器,通常被称为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或者双束电镜。FIB-SEM技术在微观分析领域具有显著优势,金鉴实验室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,能够为客户提供针对不同材料的个性化测试方案。这种联用系统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:
1. FIB的刻蚀和沉积功能可用于材料微加工、TEM样品制备以及金属沉积等。通过精确控制离子束的能量和剂量,可以在材料表面进行高精度的刻蚀,形成所需的微纳结构。同时,利用离子束诱导沉积技术,还可以在材料表面沉积各种材料,实现微纳尺度的材料合成与改性。
2. 微区成分形貌分析功能兼容常规SEM的二次电子成像、背散射成像、电子背散射衍射(EBSD)、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(EDX)分析等。
FIB-TEM制样
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样品需要非常薄,以便电子能够穿透材料形成衍射图像。FIB凭借其高效的溅射能力,常用于优化超TEM薄样品的制备。金鉴实验室具备Dual Beam FIB-SEM业务,包括透射电镜(TEM)样品制备,材料微观截面截取与观察、样品微观刻蚀与沉积以及材料三维成像及分析等。
FIB的应用
1.TEM样品制备优化
制备TEM样品是FIB的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应用。与传统TEM样品制备方法相比,FIB制样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:定点、定向精度高,几乎不需要样品预处理,制样时间短,制样成功率高,对加工材料不敏感,可对同一块材料的不同区域进行特性分析。这些优点使得FIB在TEM样品制备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2.3D SEM成像
在研究矿物的生成反应过程时,不仅要识别相结构和化学成分,还需获取不同相的分布、形状和体积量等三维数据。利用FIB-SEM的逐层切片刻蚀和图像采集形成3D成像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。通过精确控制离子束的刻蚀深度和图像采集参数,可以获得矿物内部微观结构的三维图像,为矿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。
应用案例展示
在实际应用中,FIB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。例如,在电镀镀层分析中,FIB可以精确地切取镀层截面,通过SEM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镀层的厚度、均匀性和微观结构。在半导体器件截面观察中,FIB能够快速制备出高质量的截面样品,为器件的结构和性能分析提供支持。此外,FIB还被用于PCB电路截面分析、电镀缺陷分析、锡球截面分析等,为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。
FIB切割支架镀层
金鉴实验室FIB-SEM产品工艺异常或调整后通过FIB获取膜层剖面对各膜层检查以及厚度的测量检测工艺稳定性。
FIB切割芯片金道 聚焦离子束(FIB)技术以其高精度、多功能的特点,在微观材料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金鉴实验室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与服务提升,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测试服务。
|